文明我国行丨北齐黄釉扁壶 千年前的“胡腾舞”是啥容貌?
来源:开云体育电脑网站登录 发布时间:2025-03-01 02:24:17
2000多年前,张骞出使西域,丝绸之路得以正式贯穿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陶瓷、铁器等产品,就经过丝绸之路被很多运往西域,胡乐、胡舞也经过丝绸之路进入华夏。河南博物院保藏的一件黄釉扁壶,留下了这段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史痕迹。
这件北齐黄釉扁壶,上窄下宽,两肩各有穿孔,颈肩一周装修着联珠纹,形似游牧民族运用的皮郛,造型独具匠心,而壶腹双面还模印着西域乐舞图画。黄釉扁壶1971年出土于安阳洪河屯村范粹墓,具有西域风情的黄釉扁壶出土于华夏地区,让它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。
河南博物院研讨部主任 武玮:乐舞者的形象高鼻深目,戴有一种翻帽,穿的是那种圆领或许是翻领的长袍。其时的人称为胡人的形象,跳的这种舞蹈,包含运用的乐器,或许最主要是来自中亚。
专家介绍,胡腾舞曾流行于北朝至唐代,一般由男人独舞,黄釉扁壶上一名舞者在怒放的莲花台座之上起舞,他反首回忆,右臂高举前伸,左臂下伸掌心向后,双足腾跳,动态盎然。还有三人手持琵琶、横笛、铙钹;还有一人挥舞着双臂,似乎是乐队的指挥。文物无声胜有声,演出着永不闭幕的前史乐舞。
河南博物院研讨部主任 武玮:这种体裁实际上在传统的我国陶瓷上是没有的。北朝的时期整个社会对它的一种崇尚或许一种喜爱,才会呈现这样一个体裁,整个中西方的交流在深入发展。
现在,河南博物院的创作者,根据黄釉扁壶定格的舞乐图,恢复出了“胡腾舞”,作为常设剧目,每一次演出,都像是一场古人与今人穿越时空的赏识互动。
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艺人 王璟:咱们也是根据一些文献记载,比如说咱们有一个动作是提臀动胯,是其时的一个胡人的舞蹈形象。还有扬眉动目是咱们扁壶上形象的最终一个。
观众 张琳婧:便是丝绸之路西域文明与华夏文明的融合,他的舞蹈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一特色,让咱们也感触出了古代文明融合的这样一个现象。